活动

“青翼计划”首期培训学员有感

所谓“温故而知新”

“青翼计划”首期培训虽已圆满落幕

可已返长沙的学员们依然意犹未尽恋恋不舍

时不时晒出课堂笔记

互相分享自己get到的灵感干货

回顾四天的学习之旅

学员们直呼“跟大师近距离互动,简直不要太爽!”

 

祝家家:获益匪浅,收获满满

在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姚艺君老师《中国传统歌唱的体验与认知》课上 ,深度学习过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青翼学员祝家家格外认真,回答问题也相当积极。他说,自己是土家族,生活在山清水秀的湖北宜昌,从小跟老人一起演出的经历丰富了他对传统歌唱的认识和理解。

其实祝家家不仅擅长原生态音乐,流行音乐更是曾获湖南卫视2010快乐男声武汉5强。这些年,他一直尝试把流行音乐和民族民间音乐相结合,创作出独具自己特色的歌曲。他感慨地说“上完姚老师的课,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方向。在民族民间音乐式微的背景下,歌者只有用现代唱法为传统音乐润色,才能吸引到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喜欢。”

△祝家家,湖北宜昌人,土家族。现签约长沙琴岛传媒,任主播、歌手一职。2002在一县级剧团学习舞蹈及艺术专业课程,以舞蹈演员身份工作6年,2007年离开剧团在武汉音乐学院进修。荣获第八届湖北省音乐金编钟奖第一名、湖南卫视2010快乐男声武汉5强、2013《我的中国星》全国总冠军、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对战最强音冠军等。2018大型交响组歌《我们就是河流》与雷佳、王宏伟、杨洪基等大咖同台。

 

向初双:回归本心,表达情感

   作为第一个上台演唱请求老师指点的学员,向初双演唱了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的一个唱段《黄河里划桨船对船》,王老师从语言、音色和表演方面提出了几点意见。王老师说“扮演谁,就要像谁,石娃就要有石娃的样子”。随后便带着向初双扭起了秧歌儿“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引得全体学员哄堂大笑。

向初双说,“从学音乐开始就特别关注王宏伟老师,他唱的西北民歌、歌剧艺术作品我都特别喜欢。课上能听到王老师现场演唱非常激动,心里有一种很想开口跟着唱的冲动。” 如果满分是十分,向初双坦言只给自己打8分。“虽然把作品唱下来了,但站在台上的时候过于紧张,歌唱方法什么的全被抛在脑后,回到座位整个人才松下来。我会虚心向前辈们学习,回顾演唱本心,通过音乐传递情感。”

△向初双,湖南怀化人,土家族,擅长民族声乐。现任湖南省歌舞剧院青年独唱演员,湖南省音乐家协会男高音联盟会员,湖南群文声乐专业委员会会员等。于音乐剧《袁隆平》中饰演袁隆平,大型交响合唱《通道转兵组歌》中担任独唱并在全国进行巡演。荣获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湖南赛区优秀奖,第四届黄龙音乐季教师和专业院团组铜奖。

 

陈香水:我得好好消化消化

   “天呀!你们居然邀请到了印青老师给我们上课,太激动了!”学员陈香水上完印青老师的课后开心的说。印青老师的很多作品大众都耳熟能详,比如《望月》《芦花》《天路》......听印青老师的课,陈香水直言简直不敢呼吸!“这堂课干货满满,让我在作词、作曲和演唱方面有了更多新的认识和启发,我得好好消化消化、好好掌握。”

  “印青老师的人生分享也让我特别感动特别受激励,今后我会不断充实自己,每天都要有所积累,努力发扬我们的湖湘文化。”

   △陈香水,湖南怀化人,民族声乐演员,2012年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2013年就业湖南省歌舞剧院歌剧团至今。2019年于湖南卫视春晚独唱《牵着春风进山村》、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多期嘉宾。去年获得中国艺术节声乐大牌湖南赛区女高组金奖、湖南艺术节声乐专业组金奖。

 

杨思思:耳朵需要引领

姚艺君老师的课堂上,学员杨思思现场哼唱了一段“约德尔”唱法,震惊四座。这位小姐姐本科及硕士均毕业于奥地利格拉茨国立音乐表演艺术大学声乐表演系。“约德尔”唱法由阿尔卑斯山的牧羊人创造,奥地利人以前也会唱“约德尔”,留学期间耳濡目染学会了这种唱法。杨思思补充道,“艺术歌曲之父”舒伯特的一首艺术歌曲《岩石上的牧羊人》,其中大跳的音程就是模仿约德尔的旋律。

杨思思在国外留学七、八年,对于姚老师上课提到的“音乐无国界,但是音乐有国籍”颇有感触。她阐述道“无国界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音乐不需要刻意理解具体的语言,听旋律就能知道它表达的情绪是快乐或悲伤。另一方面,一篇成功的音乐作品不仅仅是一个人、一个国家的财富,更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回国后的杨思思,选择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担任一名青年教师。这几天的培训学习让她收益匪浅,“耳朵也需要引领,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而不能是简单的提升技能。”

△杨思思,湖南长沙人,青年教师,青年歌唱演员,花腔女高音,擅长声乐表演及声乐教育。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均毕业于奥地利格拉茨国立音乐表演艺术大学声乐表演系,获双硕士学位。现任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青年教师、湖南师范大学民族声乐系访问学者、长沙交响乐团特聘独唱演员等职务。留学期间,曾多次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毕业回国后,参加多场演出。获得第十五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湖南赛区美声组金奖、第九届金钟奖湖南赛区金奖等荣誉。

 

舒玉:对艺术要有敬畏之心

作为学员中唯一一位群众文化工作者,舒玉说自己非常幸运。他经常在洪江区搞些活动,如送戏下乡,送戏进社区等,给老百姓提供一个唱歌跳舞、写字作画的平台。“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之前从没有机会听过大咖级别的课,非常震撼!尤其是田青老师说,唯乐不可以为伪,我们要端正艺术态度,对艺术有敬畏心。”

无论做什么工作,首先要有一个端正的态度,坚持不懈地实践,才能有所收获。”他说,“其实刚开始接触文化工作有些反感,成天就是非遗整理、群文培训,总觉得跟自己的专业不沾边。慢慢地时间长了,自己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因为态度最重要,态度转变了,心态也会随之变化。不论是在高端的舞台,还是在乡村地头,都能施展自己的才华,为老百姓带去欢乐。

△舒玉,湖南怀化人、八岁开始学习小提琴,本科毕业于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现任怀化市洪江区文化馆馆长,创作了洪江区中小学校歌三首,舞蹈音乐一首。曾获湖南省优秀文化志愿者、欢乐潇湘先进个人等荣誉。

 

何丹:感觉回到幸福的学生时代

1997年开始北漂,2010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的何丹,去年11月才回到家乡长沙,继续演唱生涯。王晓岭老师课堂上抛出“是否认真思考过职业规划和人生价值”这一问题,深深触动了她。“我之前其实没有深刻探寻过内心的答案,不管是北漂还是回到故乡,似乎都是顺势而为并不是早已规划好的方向。听了王老师的课后,其实我深受启发,他的人生经历和年轻时对梦想的执着对未来的期盼,都给了很大的力量。我会时刻警醒自己、发问自己、要求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和意义。”  

    课堂上,何丹演唱了一首日文歌曲,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如何将外文歌曲演唱的像母语一样自然?”幽默的王老师教了何丹一招,将外语拼音化,用拼音标出来,再反复练习。“王老师真的是让人敬佩的老师,三个多小时课程,没有一丝懈怠,每个同学的问题他都认真记录,仔细回答,我真的特别感动。”

回顾这几天的学习生活,何丹打趣地说道,“感觉一下子回到了幸福的学生时代!在既轻松又有爱、有料的课程中,酝酿着对学习的无限憧憬。希望借此机会进一步学习和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与众老师和学友们取长补短、开阔眼界、丰富心智。”

△何丹,女高音、歌手,2010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民族声乐专业,师从董华教授。演唱风格或温婉细腻、或热情奔放,能驾驭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现活跃于我国各地的音乐舞台,有着数百场的演出经验。2008年至今担任《千与千寻——久石让•宫崎骏动漫视听大型交响音乐会》独唱,演绎所有日文歌曲,并在全国巡演百余场。

青翼一期的培训

已经落下帷幕

所有的学员们

也一一展现了自己的风采

有种集体叫“青翼”

有种感动叫“音”为梦想

祝愿回归湖湘的“青翼”学员们

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成长

助推湖湘传统文化

焕发时代之光